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
發布者:無錫瑪瑞特科技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9/11/27 12:11:09 點擊次數:1805 關閉 |
![]() |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所況簡介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是1999年6月由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整合而成。2004年,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電離層研究室整體調整到本所。整合后的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是目前中國最重要和最知名的地學研究機構之一。
研究所戰略定位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和國民經濟主戰場,以固體地球科學為主攻方向,建設‘理論創新+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科教融合’四位一體的新型國際化研究中心”。在全球性地球科學問題研究上取得原創性突破,發展地球科學理論;聚焦國家資源、能源和環境領域重大科學問題,支撐國家戰略需求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近年來,研究所致力于科研理念、組織架構、管理模式和創新體制等方面的轉變。從全球視野的角度,組織科研力量對特提斯構造域演化與資源能源效應、克拉通破壞與巨量金屬成礦、地球內部結構與過程、比較行星學等學科前沿問題開展了研究,并取得重要進展。同時聚焦國家資源探測戰略需求,圍繞深部資源探測先導技術和自主儀器裝備研發展開集成攻關并取得關鍵突破。當前,研究所積極實施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與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共同籌建“中國科學院地球科學研究院”,努力成為深部資源勘探裝備與開發前沿技術的引領者,成為資源新理論與創新技術產業化的示范者和實踐者,成為世界領先的深部資源技術解決方案提供者,成為高端地學人才培養者。 研究所現有在崗人員780人,其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324人,中國科學院院士15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8人,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入選者19人,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首席科學家7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7個。2009年獲中組部授予“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2014年獲科技部授予“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研究所是國家最早確定的碩士、博士研究生培養基地和博士后流動站單位,是中國科學院首批博士生重點培養基地,現有研究生699人(含留學生19人),博士后176人。 研究所建有巖石圈演化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地球與行星物理、頁巖氣與地質工程、礦產資源研究、油氣資源研究、新生代地質與環境等五個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和深部資源探測先導技術與裝備研發中心。技術平臺現有技術支撐人員173人,目前已建成地球物質成分與性質分析、地質年代學測定、地球內部結構探測、空間環境觀測野外臺站、古環境數據分析、數據計算處理與數值模擬、深部資源勘探裝備研發等七大技術平臺系列,具備了對從空間地磁環境觀測到地球深部探測與數值模擬進行全方位綜合研究的能力。牽頭組建“中國科學院北京地球系統與環境科學大型儀器區域中心”,為研究所乃至國際上地球系統科學的研究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近年來,研究所承擔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制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重點項目、重大項目課題、重點項目及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專項、中國科學院重點部署項目等國家級重要項目200余項。研究所秉持唯才是舉、寬松公平的學術文化理念,促進優秀人才成長,注重創新思想培育,著力提升開展大科學研究和解決國家重大需求的能力,在固體地球科學領域做出了一系列創新性成果。2000年(含)以來,以第一排名單位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0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項,2003年劉東生院士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同時研究所高度重視知識產權工作,近五年(2013-2017)來獲得國內外授權發明專利473項、實用新型或外觀設計專利20項、登記軟件著作權134個。 (2018年11月) |
|
版權所有@ 2018無錫瑪瑞特科技有限公司 備案號:蘇ICP備16051276-2號 蘇公網安備:32021402000759號